2023-01-05 21:32:29 來源:皖江債務 點擊:3696
債務經常在自然人之間產生。一旦借款人不能償還債務,出借人就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追回債務。社會上有一些常見的追債方式,有些是合法的,有些如果處理不當,不僅不能追回債務,還要承擔法律責任。
1. 強行扣留,不還錢就不放人
強行將借款人本人、親屬或其他相關人員扣留在某地,以索取欠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人的人身自由,具有索要錢財的行為。雖然所索要的錢財不是以勒索錢財為目的,只是為了實現合法的財產權利,不一定認定為綁架罪,但實際上確實具有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需要承擔非法拘禁罪的后果。因此,這種行為是得不償失的,大多數人是不會接受的。
2. 強行拿走或占用債務人的其他物品,且不歸還錢款
有些人會認為,既然你不把欠我的錢還我,我就把你的東西拿走。如果你不還我錢,我就不還你錢。這種想法如果在別人面前存在,就可以很好地避免風險,也就是所謂的 "質押"。當債務人無力償還債務時,貸款人可以出售質押的物品以獲得補償。但是,如果雙方事先沒有約定,事后強行拿走債務人的貨物,是對債務人權利的侵犯,債務人有權要求你歸還貨物。
3. 鬧到門口,造成輿論壓力
作為 "社會人",輿論的確可以給債務人造成壓力,但 "大鬧 "需要 "適度",要注意場合。如果選擇的表達方式不對,不是理性地說出債務事實,而是以人身謾罵、誹謗等形式進行,侵害了債務人的名譽,就可能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選擇的場所不對,造成債務人所在單位或公共場所經營失敗或公共場所混亂,也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還可能因為尋釁滋事受到行政處罰,嚴重的還會受到刑事處罰。
4. 在網上公布債務人的信息,督促其還款
在很多情況下,債務人會采取不理不睬、不還錢的 "三不 "方式來逃避還款。出借人在無法聯系到債務人的情況下,會通過網絡發布尋找借款人的信息,或者在網上發布債務人的個人信息,其中不乏侵犯債務人名譽的字眼。這種在互聯網上發布他人個人信息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可以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根據《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債務人能夠證明損失的,需要賠償損失;不能確定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案情確定賠償數額,最高賠償數額為50萬元。
5. 向法院提起追償訴訟,申請強制執行
最好的還款方式是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債務人過了訴訟時效后有錢,就可以阻止他還款。判決生效后,立即持有效判決書向法院申請執行。法院在執行判決時,可以依法扣押財產,并將其出售以償還債務。它可以將債務人列為不誠信的人,依法在線執行。也可以扣留有能力償還但不償還債務的債務人。
第5條中法院可以做的行為,聽起來是不是和以前自然人不能做的行為非常相似?是的,債務人的個人權利和財產權利受到保護,沒有法律許可,任何人都不能侵犯這些權利。因此,追回錢財的最好辦法是起訴。法院依法審理后,以合法的方式對債務人采取執行措施。
公司:皖江債務公司
網址:m.wcdsfw.com
聯系人:吳生
手機:13530831867